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央视新闻:这份补贴记得领!@毕业生 就业创业要关注这些政策→

劳动法苑 转载 来源:榆林人事人才信息网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3-06-26 10:55 {{clickNum}}

毕业季来临

近日 教育部组织开展

“2023年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

共汇集各地各级政策1866条

有哪些促就业政策呢?

一起来看↓↓↓

01 国家政策

1 企业吸纳毕业生有补贴

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可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 上海市对吸纳本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提供标准为2000元/人的补贴。
  • 广东省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初创企业给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补贴;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给予3000元补贴。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还有这些政策↓↓↓

2 到基层服务期满后 可享专项招聘等政策

高校毕业生可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后可享受考研加分、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等政策。

  • 河南对参与乡村振兴计划的志愿者,每人最高发放2700元/月的生活补贴。
  • 广西对“三支一扶”人员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6万元,符合要求的,享受一次性安家费0.3万元,并给予艰苦地区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

3 自主创业贷款额度提高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的还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 黑龙江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
  • 安徽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且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的,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不低于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4 参加技能培训还有补贴

国家实施青年专项技能提升行动,高校毕业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青年学徒培养、技能研修等培训内容,提升技术技能,并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教育部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培训。

5 参军入伍享有“四个优先”政策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四个优先”政策。

6 谁可以申请就业见习?

国家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可参加3至12个月的就业见习,进行岗位实践锻炼,由见习单位给予基本生活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 山西实施“3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就业见习岗位申报、见习申请、供需对接、补贴申领等业务办理全部通过“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 甘肃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募集大量见习岗位。对提供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按政策落实每月1200元至1500不等的见习补贴。

7 登录就业平台网站 获取就业服务帮助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下述平台网站,获取公共就业服务帮助。

查询招聘信息,可登录:

  • 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
  • 国聘招聘平台
  • 中智招聘平台
  •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
  • 中国公共招聘网
  •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 中国国家人才网
  • “就业在线”
  • 团团微就业

8 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

2023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02 地方政策

地方也出台了就业创业政策

毕业生可登录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2023年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专栏

查看相关政策

03 就业陷阱需防范

求职“五防”

一防黑中介

二防乱收费

三防培训贷

四防付费实习

五防非法传销

求职“三要”

一要增强求职安全意识

二要使用正规求职渠道

三要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

  • 求职时,可到高校招聘会和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诚信规范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
  • 找到意向工作信息后,要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 接到招聘邀约后,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
  • 如遇到求职陷阱的情况,请立即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 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祝福每位毕业生

求职顺利 前程似锦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榆林人才网

顶部